万物葱茏,绿茵浮翠,走进刚交付的蓬莱区第一实验学校,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漂亮的、现代化的智慧校园。宽敞明亮的教学楼、现代化的操场、焕然一新的教学设备、各类教室令人耳目一新。
据悉,蓬莱区第一实验学校坐落于南王街道裕民路66号,总投资1.59亿元,占地面积约85.5亩,总建筑面积28433.72平方米,可容纳45个教学班,提供2025个学位,是所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优质学校。该项目由山东蓬建建工集团承建,主要建设用于教学的教学楼两栋,开设实验室、阅览室、科学教师等专用教室以及教师办公室的综合楼1栋,配备篮球场地、舞蹈教室、医务室、体质检测室等公共教学用房的室内体育馆一座,师生就餐食堂,召开各类会议、学术讨论、演讲等的报告厅,400米标准运动场地、可容纳100辆车的地下停车场,室外附属设施等。
加强细节把控 强化责任担当
“如果说建设住宅工程是为生活造梦,那么建设这种学校工程,更像是为梦想筑造更大的平台。从一纸蓝图到竣工交付,第一实验学校高品质提前交付背后,是我们项目团队以更高标准,一点一滴、一砖一瓦,对每一个细节的严格把控。”提及建设过程,项目经理方爱华难抑心中的激动说道。
据了解,蓬莱区第一实验学校使用当下绿色环保高效的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模式,采用高强度的螺钉和螺栓进行连接固定骨架和框架,安装方便快捷,不仅施工周期短、防火还减少环境污染,有着优越的抗震灾能力,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障师生安全。
自开工伊始,项目部始终秉承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原则,把安全、质量、成本控制落实到每一个细节,用管理保进度、向管理要工期。“进场前,每名工人都需经过三级交底教育,班组必须先做施工样板,验收合格以后才能进场施工。”项目经理方爱华说道,“项目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都要经过自检、互检、交接检,每次检查都是验收,一旦发现问题,就要重做。”项目全体成员着力生产履约,聚焦安全质量,强化责任担当,为推进项目快速建设,提升教育基础设施水平,实现教育健康均衡化发展持续发力。
为了更好地凝聚施工队伍力量,实现党建引领和建设工作密切结合,筑牢全员“红色基因”,项目部还成立了“红色项目部”,并组建了“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把支部建在工地上,为建筑安全施工、质量管控等工作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突破重重困难 跑出建设“加速度”
学校项目建设是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的教育工程,在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如何克服实际困难,加快建设进度,保障工程顺利推进?成为摆在项目部面前的难题。
“这项工程任务重、工期紧,突如其来的疫情更打乱了施工计划,学生等着开学,耽误不得。”项目经理方爱华说,前期受疫情影响,工程在经历停工后,施工进展出现了较大的滞后,项目推进难上加难。他当时焦急万分,但光着急没用,想法复工才是第一位的,为此,项目部第一时间编制了项目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区建设专班领导亲自督办,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听取项目汇报,协调解决工程建设问题。
随着疫情防控态势的好转,全国各地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工程掀起大干热潮,2022年10月,工地又响起机器轰鸣声,工人从最初十几人,陆续壮大成一支300多人的队伍,项目部快马加鞭,大干快上,力争将耽误的工期抢了回来。
在整个建设过程中,项目部提前预判做好谋划部署,不断优化施工组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采取了“两班倒”的方式合理安排加班,科学压缩工期,保证了项目进度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为了按时保质完成学校建设任务,我们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夜间施工,并安排工人‘白+黑’作业。” 项目经理方爱华说道。为平稳推进工程建设,项目部攻坚克难,鼓足干劲,化被动为主动成功解决问题,施工过程严格落实防止噪音、光污染的相关举措,保证周边居民的正常休息,至夜间施工工期结束未收到一起投诉。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地下车库水位极高,需要不断降排水,这对施工进度造成不利影响。“我们全体人员积极建言献策,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一攻克难点,最终成功克服技术难题。”方爱华告诉记者。在项目部的共同努力下,不仅顺利实现了降排水,又保证了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减少了对基坑的破坏。
“我们怀着敬畏之心和品质匠心打造精品工程。”建筑二公司经理刘伟说,“我们希望建造的不仅仅是冰冷的建筑,还是人与空间的连接者、人与人之间温暖的传递者,因此,我们不仅致力于赢得甲方的信赖,也努力让建筑充满温度、让建设者充满温情。”
品质交付的背后,是建设者们扛起的责任担当,是全力保障工程进度的决心,也是对品质匠心的坚守。自始至终,项目部以“严实快”的工作作风,确保学校顺利开学,将项目打造成经得起时间检验、人民群众检验的精品工程,力求让家长放心,让群众满意。
Copyright © 2023 山东蓬建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京ICP证000000号 鲁公网安备 37068402000356号